第137章 天斗帝國皇宮
天斗帝國皇宮,巍峨莊嚴,沉浸在一片肅穆之中。
寧風致站在太子書房內,目光溫和地落在雪清河身上。
窗外陽光傾瀉而入,將少年太子的身影鍍上一層金輝,更顯其溫文爾雅,氣度不凡。
“殿下,賑災之事,關乎萬千黎民百姓的福祉,不可有絲毫疏忽。”
寧風致的聲音沉穩而富有磁性。
“水患無情,民生多艱,朝廷的每一項決策,都可能影響無數家庭的命運。”
他緩緩踱步,目光掃過桌案上堆積如山的卷宗,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凝重。
“此次賑災,重點在于安撫民心,重建家園,以及預防疫病。”
寧風致停下腳步,眼神變得銳利起來。
“殿下在奏章中提及的‘以工代賑’之策,甚為可行,既能解決災民的生計問題,又能推動災后重建,一舉兩得。”
“只是……”
他略微停頓,語氣稍緩。
“具體實施細則,仍需周全考慮,例如工錢發放,物資調配,以及官員的監督等等,每一個環節都至關重要,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發新的問題。”
“師父所言極是,清河謹記在心。”
雪清河恭敬地回應道,語氣謙遜而誠懇。
他微微躬身,將手中早已準備好的卷軸,雙手呈遞給寧風致。
“這是清河根據師父的指點,連夜修改完善的賑災方案,還請宗主過目。”
寧風致含笑點頭,接過卷軸。
他緩緩展開卷軸,目光掃過秀氣工整的字跡。
賑災方略,洋洋灑灑數千言,條理清晰,邏輯嚴謹,字里行間,皆是對百姓的關切之情。
寧風致的嘴角微微上揚,眼中流露出贊賞之色。
“殿下果然天資聰穎,這份賑災方案,已是十分完善,考慮周全,堪稱上佳之作。”
他毫不吝嗇地夸贊道,語氣中帶著真誠的欣賞。
“有殿下如此賢明之君,實乃天斗帝國之福,百姓之幸!”
雪清河聞言,臉上露出恰到好處的謙遜笑容。
“師父謬贊了,清河才疏學淺,尚有諸多不足之處,還需向師父多多請教,方能不負父皇重托,不負萬民期望。”
寧風致捋了捋胡須,笑容更加溫和。
“殿下不必過謙,以殿下之才華,假以時日,必能成為一代明君。”
他將卷軸緩緩合上,遞還給雪清河。
“這份奏章,為師先帶回宗門,再仔細批閱潤色一番,力求精益求精。”
雪清河再次躬身,雙手接過卷軸。
“一切仰仗師父指點。”
寧風致頷首微笑,告辭離去。
回到七寶琉璃宗,寧風致徑直回到書房。
書房內,檀香裊裊。
他將雪清河的卷軸放在書案上,再次緩緩展開。
寧風致一邊細細品讀,一邊不住點頭,口中嘖嘖稱贊。
“字如其人,太子殿下果真有明君之姿,便是洋洋灑灑數千字,也能每一字一絲不茍的完成。”
“這份心性,這份才華,實屬難得。”
他越看,越是滿意。
然而,當他的目光再次掃過卷軸時,卻突然停住了。
一絲疑惑,涌上他的心頭。
不對勁。
他微微瞇起眼睛,仔細審視著卷軸上的字跡。
整篇奏章,字跡渾然一體,然而,在某兩處地方,卻似乎有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差異。
雖然整體風格相似,但細微之處,筆鋒的走向,力道的輕重,卻略有不同。
這種不同,若是不仔細辨認,極難察覺。
但對于眼光毒辣的寧風致而言,卻瞬間吸引了他的注意。
他將目光鎖定在那兩處字跡略有不同的地方,反復對比,仔細辨認。
越看,心中的疑惑越深。
這兩處字跡,雖然極力模仿,但終究還是留下了一絲破綻。
筆跡的細微差別,如同指紋一般,難以完全復制。
寧風致的心中,突然涌起一股莫名的不安。
他將那兩處字跡,在心中默默地連了起來。
“比……東?”
這兩個字,代表著什么意思?
下一刻,劍斗羅塵心,出現在書房門口。
他身形挺拔如劍,周身散發著一股令人心悸的劍意。
看著眉頭緊鎖的寧風致,他微微皺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