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5章 民心
張亭長摸了摸四兒的頭,高興道:“好好!都坐吧。”
婦人很快把熟肉切好端上來,張亭長又叫住她:“不用再忙了,也不用再生火加菜,就這樣挺好。”
婦人只得唯唯而應(yīng),這才退了下去。
“四兒最近在學(xué)堂如何?”
“回張叔,上次考課得了第一。”
四兒恭敬地回答道。
“好好好,這才是我們寨子的好娃子!待你去了邛都學(xué)堂,那邊的費用我全出了,你就好好念書,不用擔心家里。”
張亭長高興地說道。
所謂保送,學(xué)生的衣食自有出處,不用家里負擔。
唯一所要做的,就是簽一個契約,出來以后,要給興漢會的產(chǎn)業(yè)作工多少年。
所以張亭長所謂的全包費用,最多也就是出點雜費。
只是四兒的大人是老實莊稼人,哪知道這些門道?
他聽到張亭長這個話,又慌忙站起來,手腳有些無措,嘴唇動了動,卻又不知如何作答。
“哎呀,坐坐坐,你這樣,別人還道我是個惡客呢!”
張亭長強拉著四兒的大人坐下,“我好歹也是四兒的半個先生呢,以后四兒有出息了,我臉上也有光彩。”
張亭長以前跟馮君侯打過隴右之戰(zhàn)的,后來受了傷,左邊的腳趾頭被賊人斬了三根,所以只能從軍中退了下來。
不過在軍中他也沒白呆,好歹學(xué)了些字。
平日里閑的時候,愛給寨子的娃兒說軍中之事,也順便當個半吊子的先生,隨手給娃子教點字。
四兒是個靈醒的,學(xué)得很快,所以張亭長極力說服他家里人,送四兒去學(xué)堂里念書。
事實證明張亭長終究是見過世面的,照現(xiàn)在這情況看,四兒去邛都學(xué)堂那是鐵定的事情,就是去南鄉(xiāng)學(xué)堂也是很有希望的。
眼看著家庭翻身在望,四兒一家對張亭長那真是視若恩人。
“吃吃吃!快吃!”
張亭長自己先拿起碗,扒拉了幾大口,碗一下子就空了大半。
四兒看著張亭長吃得快,又接過碗來,準備要去添飯。
“等會。”
張亭長突然喊住他,只見他把案上的熟肉和綠菜分出一些,遞給四兒,“去,拿給你家阿母,身為人子,要記得孝順才是。”
家里來了客人,婦人不能上桌,只能躲在庖房一個人吃,張亭長這個舉動,當真算是心細如發(fā)了。
四兒接過來,對著張亭長深深地鞠了一躬,這才轉(zhuǎn)身走向庖房。
走了幾步,還可以看到他抬起胳膊抹了一下。
“四兒以后是個有出息的,我這次過來,一是為了看看他,他在學(xué)堂念書,耗心思,所以拿點肉給他補一補。”
張亭長坐在那里,對著四兒的大人說道,“這第二呢,是有事想與你商量。”
“張亭長請說。”
四兒的大人連忙放下箸子,又要站起來,但想起張亭長的吩咐,只得強行忍住,不過身子還是扭了扭,看得出他的不自在。
“我當這個亭長也有數(shù)年了,這十里之內(nèi),有不少人家還是我親自安置的。”
“誰家什么個模樣,說句不夸張的話,我是知道得一清二楚。”
張亭長又夾了一塊肉放到嘴里,邊嚼邊指著案上的菜說道,“別看你家吃成這樣,但我知道,你們家是有余糧的。”
“現(xiàn)在朝廷想要買糧,而且是高價買,兩百三十錢呢,這些日子大約也傳遍了,所以……”
說到這里,張亭長看了一眼四兒的大人,“你們家究竟是個什么想法?”
四兒的大人沒想到亭長到他家來,竟是要問他這個問題。
當下一下子就亂了手腳,整個糙漢子,竟如新婦般,臉上有些脹熱,手腳都不知往哪放了。
只見他吭哧了半天,這才硬嘣出幾個字:“亭長……這,家里的糧食……”
說了半天,也不知他要表達個什么。
張亭長見他這模樣,不禁嘆了一口氣。
他已經(jīng)明白對方的意思了。
“今年的麥子,長得如何?”
“還……還行。”
“是啊!”張亭長深有感觸地說道,“看來今年的夏糧又是好收成。”
“換了前些年,誰敢想能有今日的日子?這個時候早就開始吃糠糧,咽野菜了。”
四兒的大人結(jié)結(jié)巴巴地應(yīng)了一句:“多虧了君侯!”
越巂只有一位君侯,那就是馮君侯。
當然,也有人喊馮君侯叫馮君。
再過十幾年二十年,被喊作馮阿公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南中七郡,六郡皆呼馮鬼王,唯有越巂一郡,是個例外。
馮君侯若是知道此事,這些年對南中的怨念,怕是也能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