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3章 悲觀不相通
第1113章 悲觀不相通
夏侯威聽得羊祜的話,心里一直以來的疑惑終于有了答案。
他不由地肅容坐直了身子,再次重復(fù)問道:
“也就是說,你們泰山羊氏,是真的不看好大將軍?莫不成是看好太傅?”
泰山羊氏現(xiàn)在的代表人物,是羊耽,也就是羊叔子的叔父。
再加上羊叔子年紀(jì)不大,自然是代表不了泰山羊氏。
但羊叔子日后定然是羊氏里難得的人才。
他的最終選擇,至少透露出羊氏的一部分真實看法——分散投注嘛,世家本能。
若是說前兩年羊叔子拒絕州府征僻還是在造勢。
那么現(xiàn)在已經(jīng)到了出仕的年紀(jì),又遇到大將軍親自征僻,怎么說也應(yīng)該答應(yīng)下來了。
若不然,再往上,可就是天子征召。
問題是,現(xiàn)在天子才幾歲?
可以說,大將軍的征僻,實際上已經(jīng)是大魏最高規(guī)格的征僻。
誰曾想,羊叔子居然仍是拒絕了。
按世家多方投注的風(fēng)格,羊祜的做法,很不合常理。
再加上羊祜方才所言,雖是轉(zhuǎn)述其叔母所言,但未必就不是羊氏內(nèi)部的看法——至少也是一部分看法。
排除了所有的可能,那么結(jié)論就只有一個:羊氏是真不看好大將軍。
換了別的家族,倒也沒什么,真要相信羊氏的眼光,大不了就和羊氏一樣,讓后輩再等等看就是。
但夏侯氏不一樣。
因為夏侯泰初可是大將軍的表親,現(xiàn)在是真打算要前往許昌為大將軍效力。
羊氏的選擇,對眼下的夏侯氏來就,真是一個糟糕的消息。
其實吧,夏侯泰初,本來也是太傅的姻親,只是……唉!
夏侯威心中念頭百轉(zhuǎn)千回,臉色也開始變得陰晴不定起來。
羊祜看到他這個神色,知道對方可能想多了,連忙擺手澄清道:
“族中大事,非祜所能知曉,祜之所言,不過是祜一人的看法。”
他確實是不知道。
因為現(xiàn)在的他,還沒有資格參與羊氏族內(nèi)的決策。
也正因為他代表不了羊氏,所以出入外舅府上,沒有任何顧慮。
夏侯威沉默了下來。
好一會他才長嘆:
“想我夏侯氏,自太仆公(即西漢夏侯嬰)時起,亦有四百余年矣,沒曾想,卻是淪落至此,左右為難,前后皆困。”
羊祜與夏侯威頗是親近,要不然當(dāng)年也不會在夏侯威的做媒下,娶了夏侯霸的女兒。
看到此時一向豪爽的夏侯威竟是有些英雄氣短意味,羊祜于心不忍,勸慰道:
“老子曾言: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世間福禍,本就是互為倚伏,昔日之禍,未必不是今日之福,今日之福,未必不是日后之禍。”
“是福是禍,唯在人耳,四外舅又何須為一時之困而扼腕?”
“嗯?”夏侯威聽了他的話,總覺得有些話中有話,他注視羊祜,“叔子,此間沒有外人,你不妨把話說得明白些。”
既然已經(jīng)把話說開了,羊祜也沒想著要遮遮掩掩,只是仍給夏侯威打了一個提前量:
“四外舅,祜尚年幼,下面的話,不過是祜私心所思,若是有沖撞之處,還請四外舅莫要怪罪。”
夏侯威笑道:
“你自己也說過,乃是二兄的半子,在吾心里,你早已是自家人,何須顧忌?但請說來就是。”
羊祜沉吟了一下,似乎是在籌措言語,然后開口說道:
“叔母雖女流之輩,但見識素來不凡,祜視之如母,她既對大將軍有此評價,祜自是不可不放心上。”
“故祜屢拒征僻,前來洛陽,就是想看看太傅是否可為大魏柱石。”
夏侯威一聽,心頭頓時微微一涼:
果然!
比起大將軍,羊叔子似乎更看好太傅?
這么想著,夏侯威問道:
“叔子在洛陽的時間也不短了,可能看出些什么?”
“誠如叔母所言,太傅乃四朝老臣,兩朝輔臣,大魏朝堂,聲望莫有如太傅者。”
羊祜謹(jǐn)慎地選擇言辭,“再加上自先帝駕崩后,大將軍所為,更是讓不少朝中重臣,認定大將軍遠遜太傅。”
夏侯威默然。
作為曹氏姻親,夏侯氏天然就與大將軍親近。
但這兩年來,大將軍所為,確實是讓人有些失望。
“若天下僅有大魏,”羊祜說到這里,抬頭看了一眼夏侯威,“以祜看來,那自然是與其選擇大將軍,還不如選擇太傅。”
雖然早就料到對方的選擇,但此時聽到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