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倉儲(加更)
們的臍橙品質,在同品質臍橙中,價格是最低的,別看網上臍橙10斤24塊錢,其實那都是次果之中的次果,我們這個價格可是性價比之王。”
“退貨之類的情況如何?”
“沒有,我們開業半個多月以來,沒有發生過退貨。”王玉璋搖搖頭。
江霞看向兒子問道:“小龍,你說說看,為什么我們超市沒有退貨出現?”
“…”張小龍一個頭兩個大,苦思冥想了一會:“是因為便宜?”
江霞微微一笑:“只答對了一點,對于便宜的東西,客戶購買之后,如果有問題,往往不會來退貨,而是直接扔掉,這一點是正確的。”
“其他原因?”張小龍停下筆來。
“第二個原因,是我們的收購價格比較高,種植戶為了保證不被我們踢出供應鏈,對于產品精益求精,提前將很多次品篩選出去。”
這一點,也是公司采購人員向種植戶養殖戶三令五申的關鍵點。
因為如果他們的產品連續三次出現次品率超過1%,那對不起,你已經違約了,自動被踢出供應鏈。
海陸豐公司既然給了你這么高的收購價格,你就要對得起這個價格。
這種情況下,養殖戶種植戶根本不敢濫竽充數,反而自己來來回回篩選好幾次,哪怕是產品有一點問題,都會自己淘汰掉,就是為了留在海陸豐公司的供應鏈上。
源頭上就精益求精,又經過收購人員二次篩選、倉儲超市和專營店三次篩選,能夠上貨架的產品,早已是精品之中的精品。
江霞說出第三點原因:“第三點,則是因為我們的物流體系是自己搭建的,不存在暴力運輸的問題,這減少了很大一部分因為物流運輸造成的次品。”
高贏、王玉璋點了點頭。
“第四點,公司員工福利好,加上銷售產品關系到超市員工的績效,員工不會敷衍了事,別小看貨架銷售員的問題,如果銷售員故意搞破壞,比如搬東西的時候,故意磕碰、擠壓、摔砸產品,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制造大量的次品。”
王玉璋深有同感:“確實如此,我之前在另一個超市上班,那個老板三天兩頭延遲發放工資,又經常找借口扣員工工資,很多同事都偷偷破壞超市的產品,造成次品之后,再用次品處理的借口購買回去,造成超市消耗率一直居高不下。”
你不拿員工當人看,員工自然不會給你賣命,甚至暗中搞事情。
這也是江淼的經營策略。
錢和福利要給夠,不怕留不住人。
加上合理的監督和管理制度,員工的工作效率會非常高,而且也會忍耐公司的嚴格規定。
一個公司單單是有嚴格的規定,如果沒有配套的錢和福利,絕對是留不住人的。
既要馬兒跑,又不讓馬兒吃草,就沒有這樣的道理。
很多公司說花粉公司也搞996之類,卻不說人家給的錢足夠多。
又比如胖東來超市,人家是真將95%的利潤給員工了。
就問國內其他超市哪一個老板會這樣做。
海陸豐公司的專營店,表面看起來工資不高,但架不住福利、績效、補貼、分紅、特殊獎勵的疊加。
單單是一個住房福利,就不是很多公司愿意付出的。
但是一個超市在北上廣深這種大城市經營,如果員工還要自己租房,還要被房東剝削一遍水電費,那工資肯定要給得非常高,才可以讓員工覺得這個工作可以做下去;要不然只能是在本地有房子的人,才有可能會來混日子。
通過這種模式,公司讓利給了種植戶養殖戶、員工很大一部分利潤,自己就留下一小部分,從而保證了整個環節的高效、低損耗運行。
一斤賺八九毛又如何?
只要銷售量上去,年銷做到幾百億、幾千億,利潤一下子不就上來了。
而且這種讓利的效果是帶有連鎖反應的,種植戶養殖戶、員工、消費者都獲得了利益。
要么是收入增加了,要么同樣的工資,卻購買到更好的東西。
大批農民和員工收入增加了,他們又可以提供更大的消費力。
而且這些人不會忘記是誰給他們帶來利益,他們有錢了,在購買同類產品的時候,大概率會選擇海陸豐公司的產品。
…
江霞看了羊城倉儲中心的情況之后,便馬不停蹄前往珠三角西部的佛市,開始安排第二家倉儲超市的籌備工作。
同時實業事業部副經理高贏則趕去珠三角東部的鵝城,改造鵝城倉儲中心,準備在這里開一家新的倉儲超市。
另一個負責珠三角地區的副經理秦思賢,則負責完成魔都倉儲中心的超市建設工作。
在前往佛城的路上。
江霞向弟弟匯報了一下倉儲超市的情況。
聽到姐姐的解釋,江淼也覺得這種模式不錯,特別是對于一線城市的郊區,既可以作為倉儲中心,也可以通過開設超市,緩解市區店鋪難以購買和面積太小的問題。
不過對于增加快消品的事情,江淼沉思了片刻,還是決定按兵不動。
主要是快消品的水,不比蔬菜水果淺多少。
而且他可沒有忽略,目前國內快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