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船塢和接駁
達到105米左右,加上施工區域的高度和寬度冗余,整個船塢的寬度和高度至少要達到150米。
這種大跨度的上層穹頂結構,非常考驗施工難度和建筑物的材料強度。
考慮到成本問題。
海陸豐公司并沒有采用傳統的鋼結構和鋼纜之類,也沒有采用碳纖維,而是計劃采用改性豆絲纖維。
用鋼筋混凝土建造底層的地基和基座,上半部分的墻體和骨架則采用豆絲纖維復合材料,加上內外防火涂層、外層防紫外線涂層。
負責設計這個船塢的設計團隊,經過精密計算,發現采用新材料之后,這個室內飛艇船塢的上半部分重量,會減少80%左右,而且廠房整體造價可以減少60%左右。
造價之所以減少了這么多,原因就是上半部分的結構輕了80%,這樣一來,地基需要承受的重量也就下降了80%,不同承重量的地基造價肯定存在巨大的差別。
而海陸豐的改性豆絲纖維,生產成本為每噸8000塊錢左右,在復合材料之中,改性豆絲纖維的添加量一般為30%到80%之間。
海陸豐民勤集團的新材料建筑構件出廠價格為每噸2萬元,每噸毛利在1.2萬到1.4萬元左右。
這個價格并不高,那些傳統的大跨度鋼材一噸也要四五千塊錢。
而且新材料的高強度,讓構件可以制造得非常輕便,這有利于運輸、裝卸和安裝。
如果是傳統高強度鋼材,鋼材廠愿意制造大跨度的一體構件,估計也沒有幾個吊車可以吊得起來。
采用新材料的一體構件,比同比例的鋼構件輕了80%左右,小吊機都可以玩得轉。
不過現階段海陸豐民勤集團的構件廠還沒有建設完成,而且原材料也沒有種出來,因此飛艇船塢的上半部分只能等九月份當地的仙絲大豆收獲了,再進行生產和安裝。
與此同時。
海陸豐公司總部的豆絲實驗室,這些天也利用實驗田第二季度收獲的仙絲大豆,加班加點生產了很多改性豆絲纖維和布料、構件之類的東西。
陸豐的一個鎮里面。
公司在這邊設立了臨時的飛艇實驗基地。
近期從全國招募的五十多個航空領域工程師、飛艇設計師、技術人員,正在露天組裝一艘大型飛艇。
江淼也來到了這里考察。
海陸豐飛艇公司總經理萬高峰、技術總監侯鑫,還有豆絲實驗室負責人楊元真都在這里。
這個場地以前是一個廢棄的采石場,江淼等人站在半山腰,可以俯視采石場谷地。
谷地內部設立了好幾個大型的塔吊,還有幾臺規格不同的吊車,用于輔助構件的吊裝。
“老板,目前實驗一號的龍骨已經鋪設完成,我們也將所有的氣囊安裝下去,定制的氫氣液化儲存罐和充氣抽氣設備都到位了。”飛艇公司技術總監,兼藍鯨飛艇設計師侯鑫如數家珍地介紹著各項進度。
“目前可以測試了嗎?”江淼之所以這樣問,是因為飛艇公司總經理萬高峰前兩天邀請他過來參與試飛儀式。
侯鑫點了點頭:“可以了,有骨架和氣囊,加上一部分控制系統,就可以測試了,其他的蒙皮和電動螺旋槳之類,后期再測試。”
聞言,江淼也反應過來了:“也就是說,今天主要是測試有效載荷?”
“是的,老板。”
“看現在的情況,還要一兩個小時吧?”江淼估算了一下現場的情況。
“是的,畢竟要充滿270萬立方米的氫氣,需要一點時間。”
江淼拿起望遠鏡,看著距離大概一公里左右的谷地中,正在進行著充氣工作,谷地內部幾十臺大功率的工業風扇,加上管道,正在源源不斷進行換氣。
顯然候鑫非常清楚270萬立方米氫氣的威力,要是一不小心點引發爆炸,威力大概相當于八千多噸TNT炸藥。
因此他們通過加強通風換氣的方式,避免氫氣泄露之后,在谷底累積太多,導致濃度達到爆炸的臨界點。
谷底和飛艇骨架上,已經提前安裝了不少氫氣濃度檢測器,幾個工作人員正在時刻緊盯著這些檢測器的反饋數據。
而這個半山腰觀察臺,后面就是利用天然山洞打造的防爆掩體。
這也是為什么將實驗基地設置在谷地的原因,該區域的居民比較少,海陸豐公司已經出錢讓當地的幾十戶村民搬到其他地方去居住,就是擔心氫氣爆炸的問題。
時間一分一秒流逝。
不知不覺過去了兩個小時。
負責監控氣囊充氣進度的工作人員向侯鑫匯報道:“侯總監,充氣完畢,目前骨架的氫氣濃度沒有超出設定的數值,處于安全范圍內。”
“很好,繼續監控。”侯鑫拿起對講機:“配重小組,收到請回。”
“配重小組收到。”
“配重小組按原定計劃,執行1號測試方案。”
“配重小組收到。”
幾個配重小組的工作人員,將飛艇的貨架纜繩和底下的集裝箱連接好。
一共連接了50個集裝箱,每一個集裝箱的重量都是20噸,加起來一共是1000噸。
“侯總監,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