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移動之城
第338章 移動之城
婆羅洲,即加里曼丹島。
其東部的沿海,赤道穿過的位置,在大半年前,來了一支工程隊伍,在這里建設了起了一個不小的新城市。
該城市被命名為“逐日城”。
逐日城距離爪哇新首都努山塔拉(群島城)非常近,兩地就284公里左右,而且都是沿海城市。
而逐日城今天艷陽高照的天空中,在其北方的天邊,出現了一片灰白色的“云彩”,正緩緩飄向這里。
直到大約兩個小時之后。
由于差不多到了中午,陽光直射整個逐日城,但是此時此刻的逐日城卻一片昏暗,仿佛進入了陰天天氣之中。
在城市工作的阿里·桑托索,正和幾個工友吃午飯,他看到外面的天空頓時昏暗下來,一下子罵罵咧咧起來:
“天氣預報不是說這幾天沒有下雨嗎?我就不應該信他們,我今天將一大堆衣服洗好,在陽臺上晾曬,不行我得回去收衣服…”
餐桌對面的小組長張思明,淡定地說道:“安心吧!那不是烏云…”
正打算起身的阿里,通過植入耳朵里的翻譯器翻譯,他頓時又坐下來,一臉不解的問道:“組長,這不是烏云?”
張思明隨口解釋了一句:“嗯,這是公司從北方運輸過來的天空之城?!?br />
“天空之城?”阿里站起來,走出餐廳,來到人行道上,抬頭望去,果然發現有一大片規則的東西,漂浮在高空上面。
不少好奇的人,也走出建筑物,來到大街小巷上,抬頭仰望高空的天空之城。
餐廳里面的張思明沒有去湊熱鬧,而是給冰塊杯又倒了一些酸梅汁。
一旁的另一個工程師橫田恭,也同樣沒有出去,他吃著煎得焦香的鍋貼:“這個和我老家的煎餃幾乎一模一樣?!?br />
他們小組十個成員,來自天南地北,賽里斯人三個,本地人四個,東瀛人一個、高麗人一個、安南人一個。
十個人說五種語言。
雖然這些人都會英語,但此時此刻卻都采用各自的母語進行交流。
可以實現這一點,和他們耳朵內部植入的納米耳機有關系。
納米耳機本來是樹遠科技公司的產品,樹遠公司就是那個研發納米管人體體征檢測器的企業,也是海陸豐公司投資的企業之一。
本來這個產品研發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失聰患者,用于改善聽力的醫療設備。
但今年年初就有大量非患者用戶,也去醫院辦理植入納米耳機手術。
之所以出現那么多非患者的醫療植入,原因就在于樹遠科技研發的納米耳機太好了。
納米耳機作為一種特殊的骨傳導耳機,不僅僅擁有傳統骨傳導耳機的優點,還解決了傳統骨傳導耳機的缺點。
傳統骨傳導耳機的缺點是什么?
其一,是音質表現相對較弱。骨傳導耳機的聲音傳播方式,使其在音質還原度和豐富度上,不如傳統入耳式或頭戴式耳機,低頻效果往往不夠出色,聲音的層次感和細節表現也有待提升。
其二,是存在漏音問題。骨傳導耳機通過顱骨振動傳播聲音,在使用過程中可能會有部分聲音通過空氣傳播出來,導致周圍人能聽到一定的聲音,在安靜或需要隱私的環境中使用時,可能會影響他人或泄露個人信息。
其三,則是佩戴穩定性有限。部分骨傳導耳機的掛耳設計在劇烈運動時可能會出現晃動或滑落的情況,影響使用體驗,對于一些需要進行高強度運動的用戶來說,可能需要選擇更具穩定性的款式或采取額外的固定措施。
而納米耳機是直接植入外耳道之中,根本不存在上面的三個問題。
同時納米耳機還解決了傳統耳機需要充電的缺點,直接利用人體發電技術,為納米耳機的運行提供全天候的供電。
當然,納米耳機并非沒有缺點,那就是需要攜帶“一個主機”,這個主機大約比紐扣大一點,負責接收聲音、翻譯聲音、過濾雜音、向耳機傳送翻譯之后的信息。
通常情況下,為了方便攜帶,這種主機會被集成在手表上,同時可以增強其信號和續航能力。
這手表和身體納米檢測器的配套手表,是同用一套系統的。
很多要到海外工作的人員,都會去醫院植入納米耳機,現在科大訊飛的翻譯軟件,再配合AI技術和最近研發的7納米語言處理芯片之后,功能異常的強大,翻譯主流語言的精確度,幾乎可以達到95%。
只要對方不說一些地方俚語,或者偏僻的小眾詞匯,基本可以保證正常的日常交流和工作交流。
納米耳機加主機手表,去醫院辦理植入手術,費用大概在六千塊錢左右。
不過這種植入手術,只是保證了基本的使用權利,這些出海工作者一般不會選擇基礎版本。
因為基礎版本是給失聰患者準備的,其翻譯功能沒有那么完善。
專門作為翻譯器使用的納米耳機,全套手術大概需要一萬塊錢,而且每個月需要繳納五十塊錢的月租服務費。
畢竟要維持翻譯軟件的高精度,就必須使用AI和云計算技術,通過遠程的云服務,才可以保證精度。
不過,納米耳機有離線模式,就是其翻譯精度會下降,特別是遇到小眾語言的時候,會出現牛頭不對馬嘴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