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 數學不會就是不會
第741章 數學不會就是不會
當然,說了這么多,獨立場地也好、地鐵線路也罷,目前還都是規劃當中的東西。
尤其是地鐵。
如果造的太遠,那就失去了一開始規劃的意義,而如果太近,又可能影響到部分高度精密的實驗裝置運行。
因此必須采用跟正常軌道不同的技術路線,甚至得考慮設置專門的屏蔽層。
哪怕同意修建的批復意見下來,也要跟市政交通單位詳細溝通。
總之,很難在最近一兩年就徹底解決。
所以這段時間,常浩南還是得在京航主校區把自己的實驗室給拉扯起來。
賓主盡歡之后,常浩南分別把大佬們送到車上。
但唐林天卻留了下來。
校企聯合實驗室,畢竟涉及到動輒上億的經費和十幾名學生老師的發展,肯定不是倆人握個手宣布一下就完事了。
盡管大部分的合同和手續在此前就已經辦完,但仍然有不少瑣碎但卻重要的細節需要兩邊的一把手親自確定。
“對了,常教授。”
唐林天跟著常浩南走進辦公室,不過卻沒有馬上坐下,而是熟練地來到墻邊的柜子前上下打量:
“其實我這兩年一直在想,我們的人才培養,是不是跟社會需求有些脫節了?”
實際上,常浩南并不怎么懂人才培養的但這種時候他也不可能兩手一攤說咱們換個話題,況且眼瞅著就是要當博士生導師的人了,這跟上輩子他在研究所里帶徒弟可不是一回事,所以還是順著對方的話題接了下去:
“怎么說?”
“其實以前我倒是還沒感覺,但這兩年你和劉教授開了那門課以后,差距就明顯感覺出來了。”
唐林天半天也沒找見自己想要的茶葉,只好轉身坐回到旁邊的沙發上喝白開水:
“第一批上過那門課的碩士研究生,這個暑假研二結束,正好進入實習,從反饋的結果來看,明顯能感覺出來這方面內容非常有價值,很多時候能直接用到實際工作里面。”
“甚至我還聽說,有學生會在簡歷里面專門寫上自己這門課的成績,當做找實習的一個亮點……”
“等一下等一下……”
常浩南聽著對方越說越偏,趕緊出言打斷:
“首先,那門課是方老師上的,我只是前年在他上第一節課的時候上去講了兩句……”
“誒……不要在意這些細節嘛。”
唐林天擺了擺手:
“理論課用的教材是你主持編寫的,實踐課用的計算工具也是你主持開發的,你還說你沒教過學生?”
“你這種情況,就算沒直接給學生上過課,至少也能算半個老師,更別說還上過一次講臺了,從我的經驗來看啊,等到學生畢業幾年以后,可能記不起來當年講課的老師叫什么,但是只要把課本翻出來,主編的名字可是一直寫在上面呢。”
見到常浩南不再反駁,唐林天稍作停頓,又回到了最一開始的話題:
“我剛剛是想說啊,受到這門課的啟發,我在想,能不能考慮開設更多這樣貼近實際的課程,以及另一方面,能不能考慮讓學生盡早,比如說在本科二年級或者三年級,就開始接觸實際的研發或者工程項目?”
這下子,常浩南總算是懂了。
在數值計算方法的教學方面,京航無疑走在了全國,乃至于全世界高校的前列。
而這種領先,毫無疑問是京航能夠躋身“985工程”初始成員的重要原因之一。
唐林天在嘗到這種甜頭之后,自然會想著更進一步。
但是,常浩南作為一個重生者,哪怕不懂教育,卻也知道這種事情沒辦法復刻:
“唐校長,教育的重點在于穩定和持續,那門課程近兩年的效果很好,是因為編寫那本教材的時候,里面的內容是達到,或者我可以確定地說,是遠遠超過了時代前沿的。”
“但是隨著數值計算被越來越多研究人員重視起來,它的發展速度也會比過去快上很多,不說別的,就說我下一步計劃推出的TORCH Multiphysics新版本,都已經跟那本教材里的試用版有很大區別了。”
“在未來,我們有可能會每隔半年到一年就升級一次軟件,但總不可能半年到一年就更新一次教材,所以,關鍵還是要打好基礎,大學期間學到的知識是死的,哪怕當時再先進,也早晚都會過時,但學到的學習能力是活的,永遠都能用上。”
說到這里,唐林天已經是一臉開悟的表情。
就在他以為常浩南將會提出什么驚天動地的計劃時,后者卻話鋒一轉,突然圖窮匕見:
“說回數值計算,在我看來這東西萬變不離其宗。”
“所以,您要是真想讓咱們的學生能更快適應時代,那就在大一大二多開幾門基礎的數學課程,尤其是數學分析和線性代數,作為基礎中的基礎更要嚴抓,我建議課時數至少增加50%,并且提高期末卷面成績占到總成績中的比重!”
“咳咳——”
這話一出口,別說未來的學生們了,就連當校長的唐林天都差點被嗆著,杯子里的水也灑出來不少。
正所謂“你的眼睛會欺騙你,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