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改變世界的發明
“麥克唐納先生,您來了?”無線通訊項目的負責人米切爾首先迎了上來,跟在他后面的則是意氣風發的托馬斯?愛迪生。
“啊,米切爾先生,準備得怎么樣了?能成功嗎?”史高治首先伸出手去握住了米切爾的手。
“啊,麥克唐納先生,機器已經制造出來了,不過我們還沒能來得及考慮外觀什么的,所以,看起來的樣還是非常的傻大笨粗。至于能不能成功,您看,這東西還有沒試驗過呢,到底能不能成功,我可不知道。”
“哈哈,我就不信你們沒有自己先試一試。”史高治笑著說,“愛迪生先生,您說是不是?”
史高治突然問到愛迪生的頭上,這讓愛迪生大吃一驚,他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史高治,只能不住的那眼睛瞧米切爾。
“哈哈,說真的,麥克唐納先生,短距離的通訊我們試驗過了,還算成功,不過距離也就幾十米而已。這樣的距離上,我用嘴喊都比這個好用,這次我們要進行真正有實際意義的遠距離通訊實驗。結果如何,我就不知道了。”米切爾回答說。
“我覺得我們會成功的。”年輕的愛迪生握緊了拳頭說。
“其實你們已經成功了,不是嗎?”史高治說,“既然能在幾十米距離上成功,那就說明設計本身在原理上沒什么問題。剩下的也就是如何改進的問題了。和我講講,實驗的整個流程吧。”
“好的,麥克唐納先生。”米切爾開始介紹起實驗的設置。
“我們制作了三臺樣機,兩臺用于相互通訊,一臺作為備用。我們將兩臺發射機分別架設到學校附近的兩座相距兩英里左右的丘陵上,它們之間沒有什么障礙物,便于進行通訊。同時,至于相互的協調,我們是通過旗語來進行的。今天天氣不錯,應該能看得很清楚。”
“不錯的設想。”史高治說,“那我們就出發,到實驗地點去看看吧。”
幾個人上了馬車,向著學校外面的那處丘陵駛去。那座丘陵大概有一百多米高,上面長滿了高大的落松。如今,已經是初冬,落松已經褪去了秋天時那金黃的針,只剩下光禿禿的枝條。前些天下過一場雪,如今,地面上的雪都以已經融化了,但是在丘陵上,還有殘留著的白雪,在陽光下,反射出耀眼的白光。
馬車在丘陵的腳下停了下來,史高治和其他的人都從馬車上下來,開始徒步向著丘陵的頂部走去。愛迪生年輕,又急于開始試驗,三步兩步就走到了前面。
“這個小伙怎么樣?”史高治問米切爾。
“是個不錯的小伙,雖然基礎不是很好,但是聰敏,好學,人又勤快。更為難得的是他思路寬廣,想象力豐富,不像我這樣的家伙,思維狹隘。更難得的是,他總能記得工業化生產的一些要求,提出了很多便于工業化推廣的改進意見。而且在團隊有他這樣開朗而活潑的年輕人在,也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歡樂。”米切爾這樣夸獎自己的助手說。
“嗯,聰明,好學。這兩點也就夠了,居然還有思路廣歡樂多的屬性,這也太……”史高治默默地想著,臉上不由得露出了微笑。
丘陵不高,就在兩人的談話間,他們已經走到了頂部。
丘陵的頂部的落松都在幾年前被砍伐了,新的樹苗雖然已經種下了,但是這些樹苗還沒有長起來,無遮無攔的山頂倒是放置無線電臺的天然的好地點。一臺無線電報機已經被放置在一個鐵架上了,而它的鞭狀天線更是被升得老高。在距離天線不遠處還豎起了一個人字梯,一紅一黃的兩面小旗被放在旁邊,看來這里是打旗語的地方
“還有一臺機器在哪里?”史高治問。
“在那邊,麥克唐納先生,就在那邊的山頂上。”愛迪生用手指著那邊的一座山峰回答說。
這個時候布魯托很知機的遞過來一只望遠鏡,史高治舉起望遠鏡,向著那邊的張望過去。他看到在那邊的山頂上,豎著一根更高的天線,遠遠地高過了那些落松。
“那邊的山頂可沒有這邊這么開闊。所以我們就直接把天線安裝到松樹頂上去了。這樣也許信號會好一些。”愛迪生解釋說。
“嗯,開始實驗吧。”山頂上風很大,史高治偏偏又是個注意自己形象的人,平時頗有點要風度不要溫度。不太愿意像米切爾那樣,用十幾斤甚至幾十斤的棉花把自己包裹得嚴嚴實實的。結果雖然他穿著的是最好的裘皮,卻因為實在穿得太薄,還是很有些冷。
“嗯,好的。”米切爾說,“那就開始吧。托馬斯,先向那邊發信號過去,問問他們準備好了么有。”
“好的!”愛迪生應了一聲,就迅速的抓起那兩面小旗爬上那架人字梯,將兩面小旗朝著對面揮舞了起來。
史高治舉起望遠鏡,向著對面望去,看見對面的一棵大樹上面也有一個人在揮舞著旗幟。
“他們說,準備好了,讓我們發信號過去了。”愛迪生大聲的喊道。
“這孩的聽力不太好。所以總是習慣于很大聲的說話。”米切爾小聲的向史高治解釋說。
這個時候,愛迪生已經從人字梯上下來了,他來到無線電報機旁,開始使勁的搖動起放在那里的一臺手搖式的皮克西發電機。發報員開始有節奏的敲擊起電鍵,噠噠噠的擊鍵聲向四面散開,所有的人都緊緊地盯著這臺發報機。
發報員停止了發報,開始靜靜的等待著對面的回復。不一會兒,從發報機傳出了發音鋼片的有節奏的敲擊聲。這是對面的回復,這說明,無線電報機,這種極大地改變了世界的通訊工具的第一次正式實驗成功了!
米切爾興奮得像個小孩一樣,一下跳了起來,一把抓住同樣興奮的愛迪生,一邊哈哈大笑,一邊又蹦又跳。
史高治微笑著站在一邊,等到他們都興奮完了,才開口說:“你們向他們發送了什么信號,他們又給了你們怎樣的回應呢?”
“我們給他們發送的信號是‘瑪麗有只小羔羊’而他們給我們的回答是‘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