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第 19 章
程嘉束在屋里看著渾身滾燙,難受得呻吟不停的兒子,心急如焚。
祈彥自幼身體便好,而程嘉束因她母子兩人不能出門,怕拘著孩子,又刻意引他多跑多跳,所以他極少生病。可這平時不生病的人,偶而病上一場,便來勢洶洶,病如山倒。
程嘉束記得發燒的病人要多喝水,特意讓丫頭燒了一大壺開水晾著,過了片刻便喂祈彥喝些水,又焦急地讓丫頭去看大夫來了沒有。
過了半晌,那大夫才來。一看祈彥的樣子,面色立刻就變了。
先把了脈,又讓祈彥張嘴看了舌頭,后又掀開衣服,看祈彥肚上腿上都起了些密密的細小紅疹,終于確定了,這才一臉嚴肅地對程嘉束道:“這位奶奶,小公子得的是痘癥。”
程嘉束登時身子就是一軟,又覺得不可思議。她自然知道在這個時候,痘癥是極兇險的病,死亡率極高。可痘癥是傳染病,她們母子在這院子里閉門不出的,好好兒的怎會染上這病?
若是外頭已大流行起來,患者眾多,她們被傳染上還是有可能,可分明沒有聽說京里有天花流行,怎么祈彥就能得了這病?便是府里流行起來的,也該是旁人得了之后,才能傳到她這處偏僻院落里才是啊!
可此時也顧不上想這么多,先替孩子治病要緊。程嘉束忙道:“還請大夫先開藥吧,有什么需要注意的,我都記下來!”
大夫看她情急的模樣,心中也是嘆氣,先寫了藥方讓人去抓藥。這年月,得了這病的,無非是盡人事聽天命罷了。
程嘉束眼淚都出來了,卻也只能擦干淚水,強自鎮定。先吩咐人趕緊去照方子抓藥,又派人去主院回話。
這種急性傳染病,既然發現了,自然要向上頭匯報,讓其他人也好有個防范。又要求自己院子里的人不得出院子,都靜等府里怎么處置。既然有一個人得了,其他人難說有沒有帶著傳染源,小心起見,必不能亂走。
程嘉束便是再傷心,也知道此時不能放任這傳染病蔓延開來。
一樣一樣地吩咐下去之后。又對大夫道:“還要煩勞先生多待片刻,出此大事,自然要匯報長輩,聽長輩吩咐行事,或許還有要請教先生之處。”
大夫見她年紀雖輕,逢此大事卻行事不亂,心中暗贊,點頭道:“這個自然。我還要等煎好藥,看小公子癥狀如何。”
熙寧侯府里自有藥房,各色常用草藥都是現成的,索性大夫開的也只是清熱解毒的方子,并無什么稀奇藥材,很快便拾了來煎上。
那邊裴夫人已是得了消息,立即派了人來,把院子封了,原來的一干人等再不許出院子。吃飯飲食都另有專人送來,放在門口,再由院子里的人拿進去。完了再把食盒放在院子外頭,自有專人去收。
畢竟公府里還有兩個少爺,是一家子人的心頭肉,萬萬輕忽不得。
祈瑱晚上下值回來,便聽說祈彥得了天花一事。又聽管事回稟了程嘉束的處置,不禁有些詫異。她知道得了疫病便第一時間將自己院子封了起來,最大限度隔絕了對外傳播的可能性。堪稱英明果決。實在看不出程嘉束遇事還有這般手腕。
他點點頭,叫管事們小心伺候,醫藥大夫不可怠慢,又去院子外面問了幾句話,便不再管此事。
他還要見李珠芳與兩個孩子,此時自然要格外小心。
程嘉束知道祈瑱連院子都沒進,不以為意。別說她此刻一心撲在祈彥身上,沒有心情計較這個;便是平時,她也沒將祈瑱當作丈夫與依靠,又怎么會對他有期待。
祈彥已經燒了三天了,天天都只能喝些米糊,偶而吃多了還要吐出來。程嘉束亦是三天都沒有睡過一個好覺,自己熬成什么樣子不知道,但她看著祈彥生病的模樣,心都要痛死了,她只恨不得生病的是自己。
因著祈彥情況兇險,高燒一直不退,便偶爾體溫降了些,過了一會兒便又升了上去。大夫都住在祈家不敢回去,白日里也一直守著,時刻關注著祈彥的病情進展,以隨時調整藥方。
直到第三天上午,祈彥病情終于穩定下來,燒退了兩個時辰再沒有回升。大夫診了脈,也是長出了一口氣,道若是下午再不發燒,這一關便算是過了。
一屋子人提心吊膽照顧到下午,果真沒有再燒。只是祈彥臉上身上卻又開始起了紅疹,一片一片的,渾身都是,且越來越大,極是駭人。
祈彥已病了幾日,渾身疼痛,這個時候已是難受無力,哭都沒有力氣哭了。
大夫也只有安慰程嘉束道:“夫人勿要擔心,痘癥便是這樣,能發出疹子,反而是好事。小公子這次從生病到出疹子,其實還算順利,并無其他癥狀,想必定能平安無事!”
程嘉束前世是打過疫苗的,天花水痘這些都不曾得過,更加不會關心這些,如今看著兒子難受的模樣,只恨自己學識不夠,不知道怎么救治。
若能以己身替他受罪,程嘉束毫不猶豫會選擇替祈彥承擔這些,只可惜不能。她只恨自己所做有限。
聽大夫如此安慰,看著祈彥幾天內便消瘦不少的小臉,惟有含淚點頭,希望如大夫所言,一切順利。
如若有意外,彥哥兒有個萬一,程嘉束實是不知道自己還能否撐下去。到得今日,她與這個世界最大的牽絆便是彥哥兒。若是連孩子都要被奪走,那她對這個世界真是毫無留戀之處,還不如離開這個壓抑的時代。說不定這樣還能回到自己的世界。
事到如今,程嘉束反而格外冷靜。不過是盡人事,聽天命罷了。
孩子能活下來最好,若是活不下來,自己在這個世上并無任何牽掛,便是陪他去了,也無所謂。
有了必死之念,程嘉束便覺得無所畏懼。她機械麻木地依照大夫吩咐去照顧祈彥,事事親力親為,不假于人。冬雪勸過兩三回,見她不聽,也只有嘆息幫她,盡量減輕些程嘉束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