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
>
“對,我現在玩的,不過是別人玩剩下來的招數。”楊文東淡笑說道:“包玉岡你們知道吧?他的公司被匯豐入股了,匯豐支持他的幅度非常大,大到我都瞠目結舌,風險比我們其實還要大。”
香港的船王以及地產公司能夠發展這么迅速,就是因為膽子夠大,加上各種時代原因碰到了一直上揚的經濟,才造就了這樣一個有著大量商業傳奇故事的城市。
當然,也有失敗的,比如說前世香港的十大華人家族,8個都是68年之后才開始靠著地產崛起的,而在66年之前的很多地產公司,在下一場地產危機中,就幾乎被團滅了,只有鄭裕彤等少數熬了過來。
白玉姍問:“我記得包玉岡是因為他的經營策略,愿意將自己的船長租出去,風險應該不高吧?”
楊文東搖搖頭說道:“貸款比率太高了,那什么都是風險,就算長租模式風險低,但如果經營出了問題,風險不就高了?”
“也是。”白玉姍點點頭,道:“但我聽桑德士一次開會的時候說過,他就比較看好未來的航運市場,所以才敢賭的吧。”
“嗯,我也看好。”楊文東笑了笑。
白玉姍又問道:“東哥,你是不想讓匯豐入股嗎?”
楊文東搖搖頭說道:“行不通,之前我試探過,桑德士沒有給準確回復,估計他是覺得我的風險太大了。”
自己的多番操作,一個是為了運水緩解旱災,另外一個就是布局未來的中東危機。
但在外人看來,這投資模式就是風險太高了,畢竟那么多舊船,等到了十年后批量報廢的時候,必然會對正常業務造成非常強的沖擊。
哪怕只是做租賃的,旗下大資產推新換舊也得逐個的來,這才是常態。
而即使匯豐看好航運,也還是再穩一手,選擇了長租經營模式的包玉岡,而不是董浩云這些規模更大的船王,自己這邊,也是短租,那匯豐自然覺得不穩妥。
白玉姍說道:“是為了運水,說實話,當初很多人都看不懂,直到現在旱災這么嚴重我們才明白了,或許,現在桑德士會改變想法了。”
“或許吧。”楊文東也沒太在意,說道:“明天我會跟桑德士碰個面,到時候再試探一下吧。”
日本銀行在常態下只會承擔50-60%的船資貸款,其他的,還是得依賴香港銀行,這也是為什么香港船運公司不得不討好匯豐的原因。
雖說出售股份會讓匯豐沾一點便宜,但如果有了匯豐的全力支持。自己可以輕松將蛋糕做的更大,分給匯豐那一點的也不算多。
而最重要的是,可以與匯豐達成更佳的合作關系,方便未來在地產甚至海外投資方面的操作。
白玉姍說道:“那就希望能夠成功了。”
“嗯”楊文東點點頭。
如果是另外幾家公司,包括地產置業,讓外人投資,他都會非常謹慎,必然需要考慮很多利益得失。
不過航運就不一樣了,雖說未來他不會放棄這個行業,可到了70年代末,這個產業基本上也就不行了,經營是可以經營,但競爭激烈,利潤不多。
到了那個時候,他就是比較看重船舶訂單帶來的影響力了。
因此,接受入股能夠讓自己規模更大,也是可以商量的。
第二天,楊文東來到了匯豐銀行的總部大廈:
“桑德士先生。”楊文東笑了笑說道。
桑德士也是說道:“楊生,你好,請坐。”
二人坐下寒暄一會后,楊文東便直入正題,將在日本的一些結果告知了他。
桑德士聽完后笑說道:“一次性下定60萬噸位的新船,楊生可真是敢做啊。”
楊文東淡笑說道:“我非常看好未來的航運產業,特別是大型油輪,從全球經濟的發展來看,很多地方經濟復蘇,都是迫切需要大量石油的。”
“嗯,石油是任何國家經濟的命脈。”桑德士點點頭,說道:“我也看好航運,也很愿意支持楊生。”
楊文東笑道:“那我希望匯豐銀行能夠承擔我這些船只28%的貸款,桑德士先生意下如何?”
“這個比例太高了吧?1000多萬美元,這可是沒有什么抵押的。”桑德士不緩不慢的說道。
楊文東點點頭說道:“按照目前市場的回報率,只要經營順利,大型油輪及散裝貨輪三年就是可以回本的,風險方面也是很低的。
沒有抵押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日方銀行拿走了抵押權,但匯豐這邊,也會收獲更高的利息回報。”
早期的匯豐乃至香港其他銀行都不參與航海貸款的生意,一個是認為海運風險大,二個就是因為,香港公司從日本買回的新船,是不能抵押給香港銀行的,因為日本那邊的銀行早就拿走了。
畢竟貸款額度這一塊,日本銀行出了大頭,利息還不算很高,那香港這邊,就只能接受類似無抵押的貸款。
可香港這邊的銀行貸款額度雖然不高,卻非常重要,沒有它,那船東自己需要投入的資金就可能多幾倍。
而隨著航海技術逐漸提高、保險業的完善,風險逐步降低,匯豐銀行才逐步的開始做這個生意,但利息肯定還是不能低的。
桑德士笑說道:“那五年期,12%的利息,如何?”
“這個利息有點太高了吧?”楊文東淡笑說道。
60年代的利息,不算很高,